



从40小时到5小时:科技赋能磨憨铁路口岸实现跨境物流“加速度”
中国网
来源:中国网 | 2025-09-23 09:48:23
磨憨站外景。中国网发 杨紫轩 摄
中国网9月23日讯 (记者 唐佳蕾)9月21日,“钢铁丝路好风光”采访团抵达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经济开发区的磨憨站。作为中老铁路国内段的国门第一站,磨憨站一端连接中国,另一端经友谊隧道直通老挝,不仅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更是科技赋能下口岸通关数字化、智能化的生动实践。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9月,经磨憨铁路口岸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跨境运输商品种类拓展到3000余种……伴随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持续凸显,综合效益不断增强,磨憨铁路口岸已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货运增速最快、面向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
磨憨铁路口岸。中国网发 杨紫轩 摄
“黄金口岸”装上“数智芯”
骄阳下的磨憨铁路口岸货场,平台屋顶的光伏发电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为整座铁路口岸供电;运用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IGV导引车,正根据室内操作人员下达的指令,在监管区内进行集装箱无人化自动驳运……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货运场站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铁路货运枢纽向现代综合物流枢纽转型,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以磨憨口岸货场为试点,积极引入5G、北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力打造数字化货场,提升场站作业效率和运营管理智慧化水平。
国铁昆明局联合中国通号,以“管理数字化、装备自动化、安防智能化”为核心理念,在磨憨智慧口岸构建了“实时采集、自动控制、安防管控、集中调度、公共服务”五层系统架构,实现了“融合定位、数字孪生、信息联锁、箱位动态分析、智能评价、作业风险识别及智能预警”六大核心技术突破。并在全国铁路首次引入自动导引运输车,实现了场内集装箱无人转运,不仅降低了碳排放,推动了绿色转型,还提高了运输效率。
持续推进中老铁路智慧化建设的磨憨铁路口岸货场。中国网发 杨紫轩 摄
高效通关按下“加速键”
随着“黄金大通道”综合效益的持续显现,越来越多的水果、粮食等农产品,通过中老铁路实现“双向奔赴”。据统计,中老铁路开通以来,截至2025年9月20日,累计开行货物列车6万列,运输货物676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突破1500万吨。
国铁昆明局普洱车务段磨憨站党总支书记自力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近四年来,铁路和海关协调联动、共享数据,不断提升通关智能化、数字化和便利化水平,企业可提前一站式办理申报、查验等手续,货物运抵磨憨口岸后无须停留,直接通关。货物通关时间已从最初的40小时,压缩到了2至5小时。
磨憨铁路口岸为冷链鲜活货物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货物列车“即到即查,即验即放”。中国网发 杨紫轩 摄
“海关与铁路联合创新了‘铁路快通’与‘澜湄快线’的叠加模式,为冷链鲜活货物开辟了绿色通道,实现货物列车‘即到即查,即验即放’。”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一级行政执法员张晨表示,随着磨憨铁路口岸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类型不断增多、功能逐步完善,货物通关时间将进一步压缩。
依托铁路95306“数字口岸”系统,如今,铁路、海关等部门间信息的无缝对接与自动审核,实现了全程数据“跑腿”,大幅度提高了通关效率。“16吨进口榴莲在磨憨铁路口岸通关仅需5分钟。”自力举例说,磨憨铁路口岸的“智慧口岸”“铁路快通”等高效通关模式,也确保了进出境货物的“零延时”通关,为两国贸易的顺畅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关产品推荐
SRM采购寻源管理帮助管理供应商资源、入驻资质、合作关系、考察评估、指标模型、绩效评级等功能,满足企业对供应商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求。对内衔接采购框架合同、采购业务,帮助企业获取及时、稳定、优质的供应商资源,构建良好的生态伙伴结构,保障企业的业务连续性。
HAIPICK A42 多层料箱机器人是箱式仓储机器人,可实现料箱智能拣选、存取,多料箱同时搬运(单趟承重最高可达300KG)。
电子面单是抖音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合作向商家提供一项快速打印标准模板的物流面单服务,抖音电商提供技术支持,商家可通过平台申请添加所需物流商并订购物流单号,物流商通过平台对已订购的商家下发物流单号,商家可在绑定物流面单号至交易订单后,生成物流面单信息,并通过热敏纸打印输出纸质物流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