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桩2.7亿美元内部联姻背后:京东物流整合达达即配,即时零售跑步进入“决赛圈”
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 2025-10-10 09:54:25
围绕“最后一公里”,电商巨头们正在即时零售战场展开激烈较量。
10月9日,京东物流宣布,其欲以2.7亿美元的总对价,从第一大股东京东集团手中收购达疆和达盛两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京东集团(下称“京东”)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确认,京东物流拟收购的标的即为原达达集团的即时配送业务。
在京东整合自家即时配送业务背后,包括外卖在内的即时零售,一直被互联网巨头们看作是自己的生意增量场,一张精密的配送大网是它们比拼的关键。不过在这个有着复杂供应链的战场,零售巨头们要比拼的显然不只是配送。
一桩内部收购
这桩2.7亿美元的收购,可以看作是京东对即时配送资源的内部整合。
据京东物流公告,达疆及达盛是京东集团从事本地实时配送服务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其中达疆为根据中国法律成立的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本总额为7亿美元。达盛则为于2025年1月根据香港法律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天眼查还显示,达疆全称为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此前曾担任京东到家总经理的李昌明。
达盛和达疆都来自今年6月从美股完成私有化的达达。公开资料显示,达达成立于2014年,2016年与京东到家合并,随后于2020年6月登陆美股,成为“即时零售第一股”,主营业务为即时零售业务和即时配送业务。
需要提及的是,随着京东加码即时零售业务,其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对于达达的话语权。在京东宣布进入外卖战场的今年2月,还向达达发出私有化要约,欲以每股ADS 2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的价格,收购其所有已发行普通股,总估值达5.2亿美元。而通过接手沃尔玛持有的达达股份,京东去年9月对达达的持股比例就已增至63.2%,今年2月末,这一比例继续提高至63.6%。
私有化达达,是京东内部整合即时配送资源的重要前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京东私有化达达根本原因在于寻求更高的战略自主权和执行效率,“私有化使京东能够彻底摆脱这些束缚,从而可以更自由地向达达进行资源倾斜,毫无顾忌地投入技术与骑手网络建设,并实现双方在数据、系统和品牌上的深度整合。”
对于眼下这桩收购,陈礼腾则认为,京东将达达配送业务从集团转入物流体系,核心在于构建“全链路协同”的即时零售生态,“这意味着京东试图将传统的‘仓储-干线’配送网络与‘即时配送’网络进行无缝衔接,旨在打通从仓库大门到消费者家门口的完整链路,从而优化履约流程、降低内部协调成本。”
此外,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还对本报记者表示,收购达达的即时配送业务后,京东物流可以强化即时配送的第三方服务能力,给包括京东秒送、淘宝闪购、抖音小时达等多个平台提供即时配送服务。据京东物流财报,2025年上半年,其外部客户收入达661亿元,同比增长10.2%,占总收入的67.1%。
即时零售市场火热厮杀
京东涉足即时零售市场时间已久,达达在其中角色重要。
2021年10月,京东与达达联合推出即时零售业务的统一品牌“小时购”,2023年9月,更名为小时达。达达官网还显示,其2024年5月全面融入京东生态,整合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对外以新品牌形象“京东秒送”亮相。公开数据显示,达达目前的活跃骑手规模约为120万—130万人。
今年2月,京东秒送从商超、3C切进了更高频的外卖市场。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今年618前夕已经透露,京东外卖与电商有40%的交叉销售。而京东集团CEO许冉在今年8月的财报电话会中还强调,外卖和即时零售是京东的重要战略方向。
但即时零售市场不只有老玩家美团,随着阿里今年4月推出淘宝闪购下场参战,最关乎用户体验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特别是自营骑手所构建的配送护城河,成为互联网巨头比拼的关键,花式发放补贴则让这场大战更加激烈。而不同于京东物流一开始就走自营路线,达达在完成私有化前的身份,是来自京东外部的第三方。
据记者了解,京东已经在即时零售市场着手扩张自营骑手队伍。今年6月,京东物流曾宣布,随着外卖业务的迅猛发展,其开始招募全职骑手。据京东今年8月公布的数据,其外卖业务的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
不过在拥有商家、用户、骑手三方的即时零售市场,配送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影响胜负的供应链链条还有很长。
庄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除了配送,目前即时零售市场的比拼重点还在于供给和城市化网格管理和服务能力。陈礼腾也认为,即时零售市场当前已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各家比拼的核心能力包括履约能力、商品供给、用户运营及技术支撑。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京东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深度与物流基建,但在履约效率上,其配送算法和地图系统的精准度,相较于拥有多年外卖运营经验的对手仍有优化空间,“此外,在生态协同上,虽然京东APP提供了巨大的流量入口,但还需要构建更丰富的生活服务场景来提升用户的使用频次和黏性。”
相关产品推荐